让青春激荡检察梦想
青年,是时代变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旧中国,千万热血青年用血肉之躯在神州大地上筑起了新的钢铁长城;新时代,无数有志青年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我们生逢盛世,更应该在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犹记得,当我少年时,耳畔时常响起“养浩然正气,筑法治精魂”的院训;当我青年时,来到柳叶湖畔,如愿穿上了一身“检察蓝”。踏入那庄严肃穆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写不完的审查报告、办不完的案子、开不完的庭,偶尔也会感到迷茫或无措。
前不久,院里召开了一次青年干警座谈会,一名女检察官这样说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无法理解每次给儿子开家长会,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表扬,鞭策名单里却时常“榜上有名”。这之后的很多天,她的办公室依旧会在夜里亮起一盏小灯,照亮了那些“隐秘的角落”,散发着光芒与力量,温柔而坚定。在我们院里,还有很多这样“不够称职”的家长们,时常失约于小孩的成长,转身依旧毫不犹豫地坚守在岗位,默默耕耘。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检察干警,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或许并不平凡的小事。有时也会被负面的情绪所困扰,但人生的风风雨雨总是常态。淬火方能成钢,成钢才能担当。青年,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
青年干警应始终“无我”。有一句话,相信很多检察人都耳熟能详,我们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起初我也会疑惑,如同做手术的医生,在大体量的案件面前,是否也会变得麻木。在真正接触检察业务后,这样的困惑随之烟消云散,案件办理并不是简单的法律适用,一次次对证据的抽丝剥茧,让我们无限接近真实的案情。正所谓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我们必须行走在法律的尺度内,刚性是基础;同时我们也时刻在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疾难愁盼,这就要求检察干警必须始终秉持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情怀,这是我们柔性的温度。
青年干警应始终“无畏”。虽然从检的经历不长,但我也见识过,咄咄逼人的辩护人以及或是声泪俱下或是威逼利诱的犯罪嫌疑人。在办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时,犯罪嫌疑人以贩养吸,因注射致使双腿肿胀溃烂无法行走,加之其内心抗拒,使得讯问几度难以进行;在办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时,因为公安机关收集证据的疏漏及滞后,在补充侦查后案件仍然无法推进;在协助办理一起涉恶案件时,十七名犯罪嫌疑人、四五十本案卷中穿插着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犯罪事实,让人难以理清头绪。案件办理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想不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但打击犯罪并不容许我们就此停下脚步,必须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将所有不可能化为可能,无畏前行。
青年干警应始终“无私”。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但总有人在情与法中迷失,在利与法中作出了错误抉择,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时有发生,损害了司法权威,挫伤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公信力。不久前,在全省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通报了刘建宽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情况。刘建宽收的第一个红包是在妻子的病房外,贪污受贿的资金也多是用于讨好儿子。很多领导干部往往是在小事小节中失守,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最终深陷囹圄。作为检察干警,更应当时刻筑牢自己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培养和弘扬好家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连接起历史、现在与未来。百年风雨激荡、筚路蓝缕,青年们的脸庞在历史交替中变换,他们的精神却穿越时空而来赋予我们新的力量。
1900年,梁启超先生提笔写下《少年中国说》,“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新的长征。新时代的青年干警必以青春之我,赴人民之约,赴时代之约,建设青春之检察,建设青春之国家。
作者: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