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人民检察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收集、处理、报送信息已成为检察信息工作的主要手段,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与检察办案安全一样尤为重要。为规范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计算机信息泄密,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工作实际,严格规范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安全主管领导和管理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工作职责。
组 长:雷光宇
副组长:严立文 刘晓斌、殷 勇
成 员:、刘爱忠、李仁俊、刘文焱、罗从容、钟常平、潘 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院技术科,由罗从容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宋君同志任网评员并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保障措施
1、所有联网计算机必须安装正版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木马有基础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络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2. 局域网内计算机需经过IP、MAC码绑定并授权后方能访问网络,禁止未授权计算机连入局域网。
3. 交互式栏目具备有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没有合法手续和不具备条件的电子公告服务立即关闭。
4. 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实时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保证备用系统能及时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5. 关闭网站系统中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6. 网络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网站管理人员不得泄露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防他人登入。
7、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独立UPS不间断电源,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防磁和防鼠检查。
8. 涉密计算机、专网专用计算机严禁接入互联网和本局局域网,其使用必须 由专人负责操作,无关人员不得违规操作。
9. 接入局域网或互联网计算机禁止以任何形式存储、处理、传递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信息。
10. 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不得通用任何移动存储介质及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
三、工作要求
1、定期检查,增强防护。我院技术人员定期对电脑、网络进行检查、维护,采取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技术措施,安装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更新和修复系统漏洞。对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等实行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障网络和系统安全,防范病毒的攻击。
2、本院涉密计算机必须采用加密、口令等技术措施,防止黑客盗用我院信息及非法侵入我院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存贮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保密信息,无关人员不得私自调阅。
3、责任明确,消除隐患。对日常办公电脑和专用电脑实行专机专用,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员,力争把隐患消除在源头,有效保障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4、合理使用硬件设备,软件设置规范,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状态。每台终端机都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必须符合要求,确保防雷地线正常和防雷设备运行稳定,防止出现雷击事故
5、确保通讯设备运转正常。我院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也是通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6、建立台账,规范设备维护。我院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一是坚持“制度管人”;二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干警计算机技能,使全体干警意识到计算机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在设备维护方面:专门设置网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对外来维护人员,要求有相关人员陪同,并对其身份和处理情况进行登记,规范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7、按网站安全要求进行网管工作。一是使用专属权限密码登陆后台;二是上传文件提前进行病毒检测;三是网站分模块分权限进行维护,定期进后台清理垃圾文件;四是网站更新专人负责。
8、多项制度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行网络专管员制度、计算机安全保密制度、网站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以有效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9、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计算机系统安全自查工作制度,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机房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确保无隐患问题;二是制作安全检查工作记录,确保工作落实;三是定期组织全院人员学习有关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确保预防。
武陵区人民检察院
二零一七年六月